10月28日,龙8娱乐广州市统计局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769.8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1.8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90.42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977.56亿元,增长5.1%。
广州市统计局表示,在高质量发展必经的转型换挡道路上,全市经济既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性问题,又蕴含转变方式、优化结构、积势蓄能的积极变化,前三季度经济恢复持续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动力活力逐渐增强。
展望四季度,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广州需进一步加快动能转换,培育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抓好平台经济,加大优质基建项目投资,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全年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焦点一:消费力集聚 社零总额同比增长6.4%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7.5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5.7%,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实现零售额增长33.4%。
“前三季度,广州社零总额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消费的增长,一方面体现了今年以来,广州把握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契机,吸引了消费力的集聚;同时也与广州在搞活经济、促进就业方面下了力气有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原副校长,广外国际经贸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小麟告诉记者。
他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0万户,“这意味着,前三季度广州新增市场的主体数量在广州全部市场主体的数量占比超过10%,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就业,就业人口的增加从而带动了广州消费力的增长。”
升级类消费对gdp拉动作用同样显著。“现在居民消费不仅仅局限于购买一些商品和服务,消费升级成为一个重要方面,文体、电影、游乐园等消费需求增长,背后凸显了广州数字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等数字化基础设施良好,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消费者愿意前来消费,为广州消费力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说。
焦点二:新兴产业积厚成势 工业投资连续21个月两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倍增,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1倍,占整车产量的比重明显提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产量分别增长42.4%、40.3%、31.1%;剔除新冠检测试剂生产影响后,其他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0%;中成药产量同比增长31.8%。
“广州看准方向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投入大量研发的积极性,推动产业不断向前。医药产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效果显著,可以看到,除去疫情相关的检测试剂生产影响外,其他医药产业依然实现良好发展。”董小麟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与产业增长相关的产业投资也实现了较好增长。自2022年以来,全市工业投资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累计增速,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1%,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8.2%。
“在高质量发展必经的转型换挡道路上,要求广州既抓好先进制造业,又要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需要一定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董小麟认为,一方面传统产业要有改造自身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先进制造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这需要广州构筑更多的技术共享平台,加强市场对接,将其作为一项系统性问题去解决。
焦点三:现代服务业聚人流 “广州制造”+“广州服务”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1-8月(错月数据),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重点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0.9%,其中会展业复苏大增90.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9.5%,其中,研发与设计服务同比增长47.6%。
“作为省会城市,广州服务业向来发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表现活跃,这也与广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相称。”林江表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服务、研发服务;产业升级进程中,企业对产品设计、专利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广州也已从过去的“广州制造”变成“广州制造”+“广州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提升了城市发展能级和吸引力。
董小麟认为,在一线城市中重点发力服务业,能够带来很强的辐射力。“经济循环需要流量,服务业起到聚人流的作用。流量的大小、速度、规模,都依靠交通运输、信息发布、商业贸易、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支持,做大流量,才能不断提升经济循环的质量。”
前瞻
着力打造平台经济
加快动能转换
广州市统计局分析认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平稳,部分领域新动能崛起、新赛道加速,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但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之间恢复不均衡现象仍较明显。下一阶段,仍需统筹稳增长与高质量,兼顾提能级与增活力,坚持产业引领、需求牵引、项目带动,努力推动全年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稳中有升、有进。当前高质量发展必经的转型换挡道路上,广州已经做了布局,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张振刚认为,接下来,广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更多大型龙头企业带动;要着力打造平台经济,发展平台型企业,从而增强城市汇聚资金流、数据流的能力,为经济发展赋能;还要重点培育、大力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让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董小麟认为,在产业方面,广州需要加快动能转换。“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创新链,能够把握住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成功。”董小麟认为,不是一定要把很多传统制造业留在广州,有些转移产业可能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带动作用,或者更加靠近其他市场,我们就要鼓励这方面产业走出去,从而将整个产业“盘活”。
相关附件